费解的《百年孤独》
2018-01-17
首先要说的就是《百年孤独》是哥伦比亚
作家马尔克斯的作品,《百年孤独》,所以那些追求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的同学,不要因此在书摊前的,英文版《百年孤独》前,觉得那才能与马尔克斯实实在在的进行灵与灵的对话,那么还有一个问题,是哥伦比亚人就不能用英文发表第一版吗?我刚开始也是有这样的疑问,直到后来找到了这张图片:
这本书曾经在一次展览中被盗,直到后来才在一个二手书摊上,被找回。
这周用了两天时间把《百年孤独》给读完了,确实被列入传说中的不好读的三十本名著中并不让人感到奇怪,当然我并不是因为它难读,而去像一个苦行僧般的去尝试挑战自己,而是因为上周买了一个坚果Pro的手机背壳:
在看发布会的时候,老罗说,读过《百年孤独》的人都会理解,这条鱼的含义,同时在我挑选足迹系列背壳的时候,觉得这款背壳最适合我的口味,这时如果用这款手机壳,却没有读过《百年孤独》就会有点不好意思,尽管,不一定有人会指着手机壳必须让你说出它的故事。有人问老罗的这个足迹背壳,为什么要画条鱼,知乎上有人说
奥雷良诺上校曾权倾一时,但最后回到实验室埋头做起了小金鱼,也是工匠精神
就像《红楼梦》一样,《百年孤独》里的人名是一个不小的阅读障碍,但和《红楼梦》比起来《百年孤独》还算容易点。
提起《百年孤独》,无论是以前的课本还是看一些评论家的评述,都免不了说是拉丁美洲百年历程的一个缩影,不过对于目前本人读书偏好,这种时间跨度并不是我所感兴趣的,而且本人的格局也撑不起这样大的鸿篇巨制,我想要在这本书中了解到的是,书中的隐喻和写作手法与其他小说有什么不同?为什么说它是划时代的。
首先从外国的小说史说起,小说我们习以为常,比较容易接受的就是按照时间,一步一步的推进,常见的结构为“起因-冲突-高潮-回落”这个套路,小说就按照这个套路,写了几百年,把能写的主题几乎都写完了,这时候如果在写,很难以和前人不重复,文学是这么容易用来装x的东西,如果写起了总和前人差不多,这会让装x的效果大打折扣,这时候,就有些作家想换着法玩,其中知名的有两位,一位是卡夫卡,另一位就是马尔克斯。关于卡夫卡有时间要写一篇向其致敬,今天先写马尔克斯。
马尔克斯的这本《百年孤独》有什么特点呢?对,第一点,不好读,不过他的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倒是比《百年孤独》好读不少。第二点,(重点来了)算了我也不好总结,甭管读没读过《百年孤独》的,肯定都会听过这一句话:
1 | 多年以后,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,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。 |
这是文章开头的一句话,但是接下来很长的文章都没有写到奥雷连诺上校,而是从奥雷连诺上校的家族开始说起,这种句式在书中经常出现,尽管有些评论说
作者的观察视点是立足于一个不确定的“现在”的,这种回环式的视角保留了叙述性的同时,也极大的消解了作品的戏剧性和悬念,从视角到情节,都是非线性的,叙述视角大幅度漂移穿插。
这句话说的很牛x啊,当然说的也不错,但有一点我不同意的就是,他说“消解了作品的戏剧性和悬念”但是当我读的时候,很能勾起我的兴趣去想后面的情节是怎样,为什么会想起那个下午,那个下午发生了什么?又有行刑队什么事情?等等,这句话尽管没有站在当下的时空,但是也没有直接给出小说的结局,并不能算是一种悬念的消解,这就好像新的电影出来后,公开的那些剪辑的把观众吸引到电影院的短片。
《百年孤独》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,就是有大量的重复的人名,第一次读,突然有种感觉作者对于起名字工作的懒惰,你用重复的名字暗示主题我可以理解,但是在前人的名字后面加个第二就有点让人感觉不是那么舒服了。其中的名字相同的人,性格也有些类似,比如阿尔卡蒂奥都强壮,充满肉欲,有掌控欲;奥雷里亚诺都瘦削和坚韧,也有些固执。
还有一个特点就是,故事说着说着,就说些离谱的事情,比如俏姑娘雷麦黛丝抓着床单飞走了。看见死去的人啊,等等。什么叫荒诞,这就叫荒诞。
在1982年,瑞典文学院在给他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写道:
加西亚·马尔克斯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,即围绕马孔多的世界,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小镇,为他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,,常被引导到这个既神奇又真实的独特地方。自50年代末,他的小说就把我们领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,那里汇聚了最不可思议的奇迹与最纯粹的现实生活。。。在这个天地里,可能死神是最重要的幕后导演,但是这位作家通过作品所流露出的伤感情绪,在令人感到毛骨悚然并且感到生动与真实的同时,也表现出一种生命力
马尔克斯的写作灵感,是在1965年的某天,他开着一辆白色欧宝,他本来打算去躲避墨西哥的炎热,去阿卡普尔科度假,他并不知道,当他驶入公路的那一刻开始,神降临了。
文章参考: